福建医科大学创建于1937年,坐落于福建省会——福州市,是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。学校现有上街、台江2个校区,占地1500亩,设有21个学院(部),27个本科专业。现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6个,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科2个;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9个,二级学科1个;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科6个;esi临床医学学科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三;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,院士工作站2个,博士后工作站4个;直属附属医院6所,非直属附属医院和临床医学院15所,临床教学医院25所。为实施“人才强校”战略,优化师资队伍结构,提升师资力量,拟向社会长期公开招聘博士学位师资。
一、基本条件
1.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热爱社会主义,遵纪守法,品行端正;
2.身心健康,能正常从事岗位工作。
二、需求专业
临床医学类、基础医学类、预防医学类、生物科学类、药学类、预防医学类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(计算机科学技术、网络技术、硬件技术类)、物理或电子类、数学或应用数学类相关专业、肿瘤生物信息学(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、生物信息或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)、药理学类、药物化学类、药物分析学类、化学类、公共管理类、卫生管理类、经济学类、法学类、医学技术类、护理学类、英语、英语(口笔译)、翻译(英汉口笔译方向)、英语语言文学、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专业、社会工作、基础心理学、应用心理学、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、人文素质教育等专业、马克思主义理论类(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,马克思主义发展史,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,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)、思想政治教育、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、材料学(纳米生物材料方向)专业、体育学(体育教育训练学)等。
三、人才待遇
引进人才政策及待遇,详见附件1。
四、应聘方式
应聘人员填写《福建医科大学人才引进申报表》(附件2)并发送电子简历至邮箱fmuszk@mail.fjmu.edu.cn,邮件标题以“专业+姓名+层次”方式命名。
五、联系方式
联系人:曾老师 王老师
联系电话:0591-22862961
传真:0591-22862012
单位网址:http://www.fjmu.edu.cn
联系地址:福建省福州市大学新区学府北路1号福建医科大学人事处
邮编:350122
附件:1.福建医科大学引进人才政策及待遇
2.福建医科大学人才引进申报表
福建医科大学招聘台湾籍专职教师方案
为汇聚人才,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诚聘台湾籍教师来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。
一、需求专业
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、免疫学、细胞生物学、病原生物学、病理学、微生物学、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、预防医学、临床医学、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、法学、药剂学、药物制剂、药理学、基础医学、眼视光技术、医学检验、医学检验技术、医学实验技术、康复治疗技术、伦理学、护理学、英语语言文学、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、翻译(英汉)、生物科学、生物工程、生物制药、生物医学工程、生物技术及应用、心理学、社会工作。
二、应聘条件
(一)年龄条件
年龄在55周岁以下(1964年1月1日后出生)。
(二)资历条件
具有博士学位或具有台湾高校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,或取得台湾主管部门认可的、相当于大陆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,有较高的学术技术水平台湾籍教师。
(三)其他条件
1.认同一个中国原则,支持两岸和平发展;
2.具有相关的学科背景或从业经验,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;
3.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,能熟练运用英文教学和进行学术交流。
4.身心健康,符合任职岗位要求。
三、聘用方式
全职聘用(聘约管理,每三年为一个聘期)。
四、提供待遇
(一)年薪:人民币20-35万元。各层次标准如下:
人才层次 | 年薪(万元) |
博士学位 | 20 |
博士后 | 25 |
副教授 | 30 |
教授 | 35 |
(三)提供每年两次(寒暑假)台湾至福州往返机票报销。
五、应聘方式
应聘者填写《福建医科大学引进台湾师资申报表》(附件1),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,包括:最高学历(学位)证书、职称证书、职业(执业)资格证书、台湾籍证明、获奖证书复印件;反映本人教学与科研水平的相关材料。
应聘者将审批表及附件电子版发送至福建医科大学人事处邮箱:fmuszk@mail.fjmu.edu.cn。(邮件标题以“报考学院+姓名+专业”方式命名)。我校将通过查看简历筛选有意向的应聘者,并通知面试考察。
六、联系方式
联系人:曾老师 王老师
联系电话:0591-22862961
传真:0591-22862012
e-mail:fmuszk@mail.fjmu.edu.cn
单位网址:http://www.fjmu.edu.cn
联系地址:福建省福州市大学新区学府北路1号福建医科大学人事处
邮编:350122
福建医科大学
2019年3月27日